相关文章

恶性肿瘤患者为什么要减少红肉摄入?

2024-11-08

有小伙伴在问:恶性肿瘤患者为什么要减少红肉摄入

 

 

1.  什么是红肉

红肉是营养学上的词,通常指的是在烹饪前呈现红色的肉类,主要包括猪肉、牛肉、羊肉等哺乳动物的肉。

 

2.  适量摄入红肉

红肉中的营养成分丰富,铁含量丰富,主要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,生物吸收利用率高,是膳食铁的优质来源。另外含有优质蛋白质、维生素B12、硫胺素、核黄素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。

 

3.  过量摄入红肉

红肉也因其较高的脂肪含量和饱和脂肪酸含量而备受争议。过量摄入红肉可能导致肥胖、高脂血症、脂肪肝、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等健康问题。

 

4.  关于致癌

 

l  加工肉:加工肉等经熏制、烤制等的肉类,都会产生一系列的致癌成分,导致癌症的发生。2015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宣布加工肉制品属于“一级致癌物”,与香烟和黄曲霉素这类被公认的致癌物质处于同一等级。

 

l  红肉:2015年10月26日,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红肉的摄入列入到2A类致癌物清单中,表明其和癌症发生有着一定的联系。

   

 

5.  大量食用红肉的风险

l  早在2012年一项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,如果每天吃一份85g左右的猪、牛、羊肉,那么早逝的风险将增加13%。

l  同期,南加州大学和加州癌症研究预防所也发现每天食用煎制过的红肉,会增加前列腺癌风险高达40%!

l  发表在《nature metabolism》上的一篇文章则指出,摄入较高的水平的红肉和发生糖尿病、心脏病的风险也密切相关。

l  一项发表在《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》上的研究发现,摄入红肉可导致结直肠癌乳腺癌风险增加13%,肺癌、肾细胞癌、前列腺癌风险增加;

l  同样是《BMC Medicine》杂志,牛津大学的研究发现:摄入肉类,除了会增加患癌风险,还与其他25种疾病发生率的提高有关。

 

6.  红肉影响健康的原因

l  2015年来自荷兰的科学家们指出,红肉中含有的血红素导致肠道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,是导致结直肠癌高发的主要原因。

l  来自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,血红素铁和冠状动脉心脏病发生风险增加57%相关。

l  2020年10月发表在《BMC Medicine》上的文章发现,隐藏在红肉里面的Neu5Gc糖分子会影响体内的免疫,从而导致慢性炎症的发生——这种持续性的慢性炎症已经被证实可以促进癌症的发生。

 

7.  如何食用红肉——食用量

l  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——建议成人每周畜禽肉总量(红肉+白肉) 300-500 克

l 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——建议每周红肉摄入量不要超过 500 克(这个是最大值,不是理想值)

l  《柳叶刀》——曾发表过一份最优饮食建议,目的是为了最小化疾病死亡风险,这其中建议:每人每天吃30克左右红肉

l  教你两个简单判断办法:生重一两(50克)的肉

方法一:一个鸡蛋大小;

方法二:手指两个关节的长度,差不多两个手指的厚度

每天吃多少肉,有谱了不?

 

8.  如何食用红肉——烹饪方式

l  少用烤、炸的烹饪方式

l  多用蒸、煮、煲、炖的方式。

l  吃红肉时,来适量吉可伊蒜粉,可以沾着吃,也可以加在肉汤里喝。

l  吃红肉后,喝一杯Princess BiLuoTea®碧螺春茶


 

参考文献

1.  https://www.hsph.harvard.edu/news/press-releases/red-meat-consumption-linked-to-increased-risk-of-total-cardiovascular-and-cancer-mortality/#:~:text=%E2%80%9CThis%20study%20provides%20clear%20evidence,and%20%5B%5BWalter%20Willett%5D%5D.&text=Harvard%20School%20of%20Public%20Health%20is%20dedicated%20to%20advancing%20the,.hsph.harvard.edu.

2.  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3516139/#:~:text=Consumption%20of%20red%20meat%2C%20particularly,not%20associated%20with%20prostate%20cancer.

3.  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2255-024-01109-5

4.  https://link.springer.com/article/10.1007/s10654-021-00741-9

5. 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26216954/

6. 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26216954/

7. 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24401818/

8. 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2962714/

9. 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0954305/